拉打
是一种“先打后摩”的技术,即通过的向前运动,首先实现的是对球的加速击打,通过转体及前臂顺势摆动来辅助摩擦,制造过网弧线。拉打强调的是速度和落点,拉打时只要掌握好拍面角度,可以忽略来球的旋转,拉打的弧线相对低平。
鞭子抽打式发力
是一种“先吃后摩”技术,拍子倾斜更小、更竖一些,转腰引拍蓄势,大臂自然摆动,打开肘部,充分放松前臂引动拍子,自腿向腰发力,在转移的过程中,力求在臂部适当放松的状态下触球,实现拍子与球的柔软接触,由拍子带动球共同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在共同的运动中不断加速,逐渐增加拍子与球之间的正压力,当正压力达到峰值的时候,收臂摩擦,将球甩出。鞭子抽打式发力以摩擦球的中上部为主,是一种全身极为放松协调的发力方式,力量足旋转强,且有利于步伐的快速移动,并可连续拉出高质量的弧圈球。有人将直板弹击比作是筷子夹肉,用手腕猛地一抖,再将臂力和腰力用上,那效果自然非同一般。多用于在灵活移动中拉球,以及对拉、反拉、机会球的把握等环节。
纯摩擦式发力
是一种纯摩擦技术,通过向前或向侧、向上的快速摩擦,利用套胶的张力和快速形变,对球施加了一种复合斜向拉力。(比如:流星碰撞可产生火花,流星与空气的高速摩擦也可产生火花,火花产生的机理却完全不同,后一种就是重摩擦,也就是我说的纯摩擦)对控制的要求更高,对腰腿的力量要求更大,动作并不拘泥于一成不变,摩擦的方向可根据来球的旋转而定,可摩擦球顶,可摩擦球的侧面,甚至可摩擦球的中部和中下部,拉出来的弧圈球,旋转变化多端,一弧线较高,第二弧线强烈下扎或侧拐。其缺点是纯摩擦式拉球需要集中全身力量,全身有一个集中收缩发力的过程,拉完一板,需要熟练的衔接技术来充分放松身体。发球机老师的入门训练计划:精练单点打好基础1、正手位的正手攻球,100个/组,每次两组2、反手位的反手拨球(或推挡、横打),100个/组,每次两组3、反手位的侧身攻球,100个/组,每次两组。因此,很少有人能连续多板使用纯摩擦式发力,多用于与其他技术配合使用,杀软球,接发球抢拉抢冲,拉侧拐,反手拧拉不出台的强下旋、和侧上下旋,也可用来突然改变拉球节奏,或者使球旋转增加而不向前走球,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实际理论表明,乒乓球对大脑也有刺激作用。盯住对方球拍触球瞬间的磨擦,对旋转的判断要准确,以提高接发球的质量。大多数人在打球的时候很难意识到,事实上他们已经在活动大脑,包括思考如何发球、接发球、进攻、防守等方面。
乒乓球运动是一系列进攻、防守动作的反复,这些动作都需要在0.5秒内依靠本能和直觉做出反应。它还需要选手去猜测对手的策略,预判他们的动作,并且毫不犹豫地去执行。
所有这些本能和直觉都是你在打乒乓球的过程中不断刺激大脑的结果,需要你的精神非常集中。在专注的情况下,身体的行动将会调动大脑内初级运动皮质的运动。
总的来说,乒乓球是一项需要调动全身的运动,需要眼、手、腿、脑密切的互相配合。
青少年学打乒乓球能够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反应灵敏度、逐步养成肯动脑筋的好习惯。研究表明,长期坚持打乒乓球的孩子,自信心和思维的敏捷性都比一般孩子偏高。
发球时,球速的快慢与球拍挥动的速度有关,与球拍触球的一瞬间作用到球上力量的大小有关。如果在摩擦球的基础上,触球时的爆发力越大,其发球的质量就越高。因此,要充分利用引拍,就像助跑一样。必须有一定的挥臂时间。中路球加力弹:引拍动作大且类似加力推,不过是偏正手的身前引拍,挥拍时从中路偏正手位置向前猛烈弹击。在具备了一定的抛球高度的同时,充分发挥前臂、上臂、手腕和腰、腿的力量。较大限度地加快挥拍速度,使旋转与速度得到较大限度的提高。
准备姿势
击球前后,身体保持的合理姿势即为准备姿势。合理恰当的准备姿势有助于判断来球,及时移动到位,运用各种基本技术完成击球动作。
两脚开立约与肩宽,两膝微屈稍内扣以前脚掌内侧着地,身体在两脚中间,上体微前倾下颌微收,两眼注视来球,持拍手臂自然弯曲手腕放松,球拍自然后仰置于腹前,左手自然弯曲抬起高于台面。
准备姿势的重点难点是两脚前脚掌内侧着地,屈膝提踵放松微动。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上旋球乒乓球发球机工厂的双蛇体育于2025/5/6 11:37:30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ningde.mf1288.com/shuangshe-2860406622.html